那個少年人是誰?
我們在馬可福音中找到這個故事,就在耶穌被捕的記載之後。這是整本《新約聖經》中最難理解的敘述之一。學者們形容這段記載既奇怪、異乎尋常,又令人困惑、費解,也是一種異想天開。但這個只有兩節經文的故事既然在聖經裡,我們就必須假設馬可記錄它是有原因的。這個少年人是誰?而且——更重要的是——馬可為何要記錄有關他的這些資訊?
(未)揭開的奧祕
大多數學者認為,就像藝術家在畫布的角落裡畫上自己的樣子一樣,馬可在他的福音書中給自己寫了一個小插曲。將這個角色與作者本人聯繫起來的歷史,始於13世紀的一份科普特手稿,其中的註腳將這個少年人註明為福音書的作者馬可(或是約瑟的兒子雅各)。但希拉波利斯第二世紀早期的主教聖帕皮亞聲稱:「馬可既未曾聽過主,也未曾跟隨過祂。」(優西比烏,《教會史》卷三39章15節)其他人則推測,這個赤身逃跑的少年人可能是拉撒路或亞利馬太的約瑟,或其他人。對於某些學者來說,馬太和路加省略這段插曲的事實足以證明它缺乏明顯的神學意義,並且與馬可故事的整體目的無關。
馬可的意圖
這樣的假設和評估暗示馬可是一個不稱職的作者,但這樣的結論是不合理的;因為馬可完全不懂得隨便編輯。他的作品是一個深思熟慮的神學頭腦的產物,當然也得益於聖靈的幫助。
事實上,與他福音書中的所有場景一樣,馬可寫這個小插曲是有其意圖和目的的,敘述者們一貫如此。例如,《馬克白》並不是一本詳述蘇格蘭歷史的小冊子,而是一部警示性的作品,提醒人們犧牲靈魂換取王國的危險。作者對於他們說的事情有其獨到的見解和安排。馬可在講述這個特定故事時有一個目標。要理解這個「意圖」,我們必須密切注意經文本身。
失敗的象徵
這段簡短的插曲與門徒逃跑的情節並列在一起,很能說明問題。在猶大背叛並逮捕耶穌(14:43‒49)之後,所有的門徒都離開祂逃跑了(第50節)。緊接著就是對這位少年人的記述,他「跟隨耶穌」,在被抓住時,丟下麻布逃跑了。重要的是這個少年人被描述為一位「跟隨」耶穌的人。而跟隨是耶穌召喚門徒去做的事,也是門徒一直在做的。「跟隨」因此是一個文學上的線索。馬可將這個少年人標記為「門徒」。門徒們跟隨,少年人跟隨。門徒們逃跑,少年人也逃跑。因此,在這幅赤身逃跑的畫面中,追隨者已經變成了「逃亡者」。在馬可的敘述中,這位無名支持者的丟臉逃跑,突顯了耶穌門徒的徹底失敗。
這些門徒曾經捨棄一切來跟隨耶穌。但現在,在這位少年人甚至連衣服都丟下的遺棄中,馬可向讀者顯示,門徒們已經放棄了一切來逃離耶穌。作者把這個赤身裸體的逃跑展示為耶穌被這群門徒完全拋棄的象徵,他們逃跑是為了逃避與耶穌相處的後果。
遺棄的羞辱
為什麼要包括這個小插曲呢?這裡唯一顯著的事實是這個少年人遭遇了不幸的衣服事故。他的赤身裸體,兩次被提到,指向了門徒們的可恥遺棄。那些受召喚跟隨的人已經失敗了。他們選擇了羞辱,而不是忠誠於耶穌。
在前往客西馬尼園的橄欖山上,耶穌警告祂的門徒,他們都會跌倒(第27節)。彼得抗議說,即使所有人都跌倒,他也不會(第29節);其餘的門徒也強烈否認他們會失信的可能性(第31節)。然而,現在他們逃跑了。
失敗!而我們當中有誰在跟隨耶穌的門徒生涯中沒有失敗過呢?我們都以某種方式在某個面向跌倒過——在罪惡方面、在信心方面、在勇氣方面、在委身方面。並且我們在門徒的道路上繼續絆倒。我們還有盼望嗎?
衣物的交換
這個隱晦的故事中有一個有趣的地方,那就是在馬可福音中,「麻布」對應的希臘詞只在另一個地方也有出現——就是在描述耶穌的葬禮裹屍布時(15:46)。在那裡,與我們的赤裸逃跑者的故事中一樣,這個詞出現了兩次。
多麼巧妙的敘事策略!在極其丟臉的情況下,門徒被剝去了他所穿的「麻布」,而在同樣丟臉的十字架上,「麻布」成為了耶穌的裹屍布。前者的衣物象徵著羞辱,埋葬了耶穌的屍體。換句話說,耶穌從那個少年人那裡接過了羞辱的衣物。當然,這並不是說它是同一件細麻布。相反,馬可使用這塊布作為一個文學手段。
當我們讀到耶穌復活的宣告(16:1‒8)時,這個手段的用意變得明顯。另一個「巧合」:在那裡我們發現馬可福音中唯一另一處使用「少年人」這個稱謂的場景——用其來描述那位身穿白衣的天使報信者(16:5)。馬可使用獨特的稱謂,將其他福音書作者稱為「天使」的人稱為「少年人」,唯一的原因必定是為了將馬可福音14章和16章中涉及「少年人」的兩個事件聯繫起來。
但馬可福音16章中的這個「少年人」不穿「麻布」,他穿著白色衣物。又有一個「巧合」:馬可福音中唯一另一次使用「白」這個字的地方是描述耶穌變像時所穿的衣物(9:3)。啊哈!所以,馬可福音16章中的「少年人」身上的白衣是從耶穌那裡獲得的:耶穌將祂的榮耀衣裳賜給了「少年人」。
看來,衣物已經交換了(當然,是文學意義上的):少年人所穿的「麻布」被剝去,使他赤裸(14:51‒52),而這塊細麻布覆蓋了耶穌的遺體(15:46)。作為交換,耶穌在變像時穿的「白」衣現在披在了在空墳墓中報信的少年人身上(16:5)。換句話說,馬可福音14章中逃跑者的羞辱之衣成為馬可福音15章中耶穌的裹屍布,而馬可福音9章中耶穌的榮耀之衣成為馬可福音16章中報信者的白袍。
「少年人」的羞恥之衣埋葬了耶穌,而耶穌的榮耀之衣挽回了「少年人」。所有這些不那麼微妙的文學手法都指向了失敗的門徒的重建:那個赤裸、蒙羞的人被穿上了衣服,而且是他主人的榮耀之衣,而耶穌則穿上了羞辱的衣服,這是那些失敗跟隨者的外袍。
這種對衣物交換的藝術描寫承載著一個隱含的應許:對於那些在門徒道路上失敗的門徒,神供應了盼望。是的,對於所有跟隨耶穌的人,儘管我們會絆倒和退步、笨拙和遲疑,我們仍有盼望。我們的失敗蒙羞交換成了耶穌榮耀的光輝,並且我們確實有盼望——因著我們的主為我們所做的一切。真是奇異恩典!
編者註:在古胡威博士(Dr. Kuruvilla)的網站homiletix.com/preaching-resources/abes-articles,您可以找到並下載這篇文章的原始版本,此版本最初發表在《福音神學學會期刊》。
插圖出處:插圖來自麥可·當納利(Michael Donnelly)的原創藝術作品《馬可福音14:52研究,第2版》,2010年,壓克力顏料和不透明水彩紙上作品,24 x 28厘米。經授權使用。
供稿人簡介
亞伯拉罕·古胡威(Abraham Kuruvilla)
出於對從聖經到講道的解經活動之複雜性的著迷,古胡威博士將其事工集中於講道學上:透過研究和學術探討來探索講道,透過培訓下一代教會領袖來詮釋講道,並在定期的講壇上示範講道。他曾在達拉斯神學院擔任講道和教牧事工的高級研究教授。他還曾在多個教會擔任臨時牧師,並擔任福音派講道學會的會長。古胡威博士是經美國皮膚病學專科協會(American Board of Dermatology)認證的專科醫師,並保持著活躍的臨床工作。他的研究領域包括詮釋學在講道事工中的應用,以及講道和牧會領導的神學和靈修。他選擇單身,對以基督為中心的單身和獨身的神學特別感興趣。
About the Contributors
Abraham Kuruvilla
Captivated by the intricacies of the interpretive movement from Scripture to sermon, Dr. Kuruvilla centers his ministry around homiletics: exploring preaching through research and scholarship, explaining preaching by training the next generation of church leaders, and exemplifying preaching in regular pulpit engagements. He served in DTS as Senior Research Professor of Preaching and Pastoral Ministries. He has also served as interim pastor of several churches, and as president of the Evangelical Homiletics Society. Dr. Kuruvilla is a Diplomate of the American Board of Dermatology, and he maintains an active clinical schedule. His research arenas include hermeneutics as it operates in the homiletical undertaking and the theology and spirituality of preaching and pastoral leadership. Single by choice, he also has a special interest in the theology of Christ-centered singleness and celibacy.